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

名詞解釋:股價成長流量比(PGF)

股價成長流量比(Price to growth flow,PGF)=股價/(每股盈餘+每股研發費用)
公司某一時點的股價除以某一段時間內(通常為一年) 每股盈餘及每股研發費用,計算出的結果便是股價成長流量比,PGF≦8買進、≧16賣出。

高科技股分析師「麥克.墨菲」的高科技選股策略

麥克.墨菲(Michael Murphy)是『加州高科技股通訊報』的創辦人兼編輯,其高超的選股績效使他成為矽谷的傳奇人物,許多投資人認為他是全美首席高科技股分析師。

名詞解釋:股價研發費用比(PRR)

股價研發費用比(PRR)=股價/每股研究及發展費用
研發費用佔市值的比重越高,就越重視產品的研發,
產品未來就會有較高的競爭力,企業未來的價值也會越高;
PRR≧15的公司要避開,尋找PRR≧5~10之間的超級公司。

名詞解釋:股價營收比(PSR)

股價營收比(PSR)=市值/營收=(市值/營收)/流通在外股數=股價/每股營收
每一元的營收願意用多少價格買進;
避開PSR≧1.5的股票,PSR≧3的股票決不碰,
積極尋找PSR≦0.75的股票,PSR≧3~6之間便要賣出。

菲利普.費雪 之子「肯尼斯.費雪」的強勢選股法則

「肯尼斯.費雪」的強勢選股法則

肯尼斯.費雪(enneth L. Fisher)的父親菲利普.費雪(Philip A. Fisher)是現代投資理論的開路先鋒之一,
也是成長股價值投資策略之父,正所謂虎父無犬子,
肯尼斯.費雪和投資學淵源很深,他在1970年代發展出股價/營收比(Price Sales Ratio)做為投資的主要核心指標。